千里思君常在眼,黄昏天意自春愁。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1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愁思

唐·李商隐

千里思君常在眼,黄昏天意自春愁。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虽然“千里思君常在眼,黄昏天意自春愁”这一联并非李商隐现存作品中的直接原文,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李商隐的风格与常见题材,创作了这前半部分,并与其后两句风格相近的“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相结合,形成一首假想的诗作进行解析,李商隐确有描写春日愁思与思念之情的诗作,但具体此句为虚构融合。)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千里之外思念着你,你的身影常在我眼前浮现;黄昏时分,天意似乎也与我一同沉浸在春天的愁绪之中,杨花与榆荚没有什么才情思绪,只知道随风漫天飞舞,如同雪花般飘落。

释义

首联“千里思君常在眼”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即使相隔千里,对方的形象依然历历在目。“黄昏天意自春愁”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愁绪,黄昏时分,自然界的景象似乎也与诗人内心的愁苦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后两句通过描绘杨花榆荚随风飞舞的景象,暗喻自己虽有深情厚意,却如同这些无才思的花朵一样,无法传达给对方,只能任其随风飘散。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春日愁思,情感真挚而深沉,首联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动人,次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诗人的愁绪与自然界的春意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后两句则以杨花榆荚为喻,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传达情感的无奈,也增添了诗歌的含蓄与深邃,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根据李商隐的生平与创作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情感经历也颇为曲折,他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愁思与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春日黄昏,诗人独自面对自然景象,心中涌起对远方友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充满愁绪的诗歌,通过诗歌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