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幽鸟隔前溪,万古回春来叠巘。的解释

小编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刘沧

一声幽鸟隔前溪,万古回春来叠巘。

花落闲窗梦旧山,月明深院人初静。

白云芳草自知闲,水石幽居得尽年。

长爱此中真意趣,不须归去欲留连。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大中八年(公元854年)进士及第,官华原尉,迁龙门令,工七律,风格与许浑、赵嘏相近,有集,已佚。《全唐诗》录其诗一卷,刘沧的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达隐逸闲适之情,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一声幽远的鸟鸣隔着前溪传来,万古不变的春天又回到了层叠的山峦,花瓣轻轻飘落在闲静的窗前,让人梦回那遥远的故乡山川;月光皎洁,照亮了深深的庭院,人们刚刚安静下来,白云和芳草自得其乐地享受着悠闲,水石环绕的幽静居所让我得以度过悠悠岁月,我长久地喜爱这里的真意趣,不需要归去,只想在此流连忘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通过幽鸟、春回、花落、月明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诗人表达了对这种隐逸生活的热爱和留恋,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

赏析

首联“一声幽鸟隔前溪,万古回春来叠巘”以声写静,用幽鸟的鸣叫衬托出山居的宁静,同时以“万古回春”形容春天的永恒与山峦的叠翠,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颔联“花落闲窗梦旧山,月明深院人初静”则通过花落、月明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静谧与闲适,同时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颈联“白云芳草自知闲,水石幽居得尽年”以白云、芳草、水石等自然景物自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满足与自得,尾联“长爱此中真意趣,不须归去欲留连”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留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刘沧在山居期间所作,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许多文人选择归隐山林,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刘沧作为其中的一员,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他通过描绘山居的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展现了自己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