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八幅分向背,恍如百里随跻攀。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宋·杨万里

路狭斜阳碍去程,

山行步步似登瀛。

谁知八幅分向背,

恍如百里随跻攀。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语言平易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被誉为“诚斋体”,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译文

道路狭窄,夕阳的余晖阻碍了前行的路程,

在山间行走,每一步都像是登上了仙境。

谁能知道,这八幅画卷般的山路,分出了前后左右,

仿佛让人在百里之间,随着攀登而不断变换景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路狭斜阳碍去程”写出了山路的狭窄和夕阳的阻碍,营造出一种艰难前行的氛围,次句“山行步步似登瀛”则通过比喻,将山行比作登上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后两句“谁知八幅分向背,恍如百里随跻攀”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曲折多变,以及随着攀登而不断变换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幅流动的画卷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山行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路狭斜阳碍去程”一句,既写出了山路的艰难,又暗示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而“山行步步似登瀛”一句,则通过比喻将山行比作登上仙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山路的曲折多变和景色的变幻无穷,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山间行走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山间的美景和宁静给了他极大的慰藉和力量,他通过描绘山路的曲折多变和景色的变幻无穷,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杨万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以及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