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但觉盈襟抱,千古虞弦意未央。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虞琴吟

朝代:宋代

作者:白玉蟾

悠然但觉盈襟抱,千古虞弦意未央。

一曲清音传四海,几回幽梦绕山梁。

风前月下谁同听,云外天边自独赏。

莫道人间无此乐,此中真意最难量。

作者简介

白玉蟾,南宋末年至元初的道士、诗人、书画家,本名葛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子、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等,海南琼州人(今海南省琼山市),他博学多才,精通儒释道三家学说,尤其擅长诗词和书画,是南宋末年至元初道教的重要人物之一,白玉蟾的诗词风格独特,意境深远,常融入道教思想,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译文

悠然自得间只觉满怀情愫,千古流传的虞舜之琴意韵悠长,一曲清音传遍四海八荒,多少次幽梦萦绕在山梁之上,风前月下有谁与我同听这琴声,云外天边我只能独自欣赏,不要说人间没有这样的乐趣,这其中的真意实在难以估量。

释义

“悠然但觉盈襟抱,千古虞弦意未央”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他对虞舜之琴(古代传说中的圣王虞舜所弹之琴)深厚意境的感悟,虞弦,即虞舜之琴,象征着高洁与和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听琴的感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虞琴为引子,通过描绘听琴的感受,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心境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首句“悠然但觉盈襟抱”以悠然自得的心境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次句“千古虞弦意未央”则通过虞舜之琴的意象,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人生乐趣和真意的独特理解,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玉蟾的道教信仰和人生经历有关,作为一位精通儒释道三家学说的道士和诗人,白玉蟾在追求精神自由和人生真谛的过程中,常常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虞舜之琴作为古代传说中的圣王所弹之琴,象征着高洁与和谐,与白玉蟾追求的精神境界相契合,他在这首诗中以虞琴为引子,通过描绘听琴的感受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白玉蟾在道教修行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对人生乐趣的独特理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