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卷残书天欲暮,闻君剥啄叩门声。的释义

小编34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手卷残书天欲暮,闻君剥啄叩门声。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风格以清奇僻苦著称,他善于在字句上精雕细琢,追求语言的奇峭和意境的幽深,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侵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那边红尘渐消,景色迥异,搬开石头惊动了云根,此时正当傍晚,我独自坐在茅屋里,手捧残书,心情慵懒,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原来是君(指友人)来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诗人的闲适心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尤为著名,以其意境深远、语言精炼而广受赞誉。

赏析

这首诗以访友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点明了李凝幽居的幽静和荒凉,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以动衬静,通过鸟宿、僧敲等细节描写,进一步突出了幽居的宁静和神秘,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则通过过桥、移石等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尾联“手卷残书天欲暮,闻君剥啄叩门声”则以诗人的闲适心境和友人的到来作为结尾,既点明了题意,又升华了全诗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过程中,访问友人李凝的幽居时所作,当时贾岛正值仕途不顺,心情抑郁,对隐逸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访问李凝的过程中,他被幽居的幽静环境和李凝的淡泊名利所感染,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士人阶层的复杂心态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