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时人红紫眼,却须我辈与题诗。的释义

小星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花

宋·杨万里

野菊生秋涧底香,

细吟风味似重阳。

不入时人红紫眼,

却须我辈与题诗。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作语言通俗自然,风格清新活泼,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山涧底生长的野菊花在秋天绽放着香气,

我细细品味它的风味,仿佛与重阳时节的菊花无异。

这些野菊花并不入那些追逐时髦之人的红紫之眼,

却需要我们这些文人墨客来为它题写诗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涧底生长的野菊花,虽然它们生长在偏僻之地,却散发着独特的香气,诗人通过品味野菊的风味,感受到了它与重阳时节的菊花有着相似的韵味,这些野菊花并不被那些追求时尚、只看重红紫等艳丽花朵的人所欣赏,相反,它们需要像诗人这样的文人墨客来发现和赞美,通过题写诗句来传达它们的美丽和价值。

赏析

这首诗以野菊花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世俗眼光的批判,诗人通过描绘野菊花的生长环境和风味,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他也借野菊花之口,对那些只看重外表、忽视内在品质的人进行了讽刺和批评,诗人认为,真正的美丽和价值并不在于外表的华丽和时尚,而在于内在的韵味和品质,他呼吁人们要摒弃世俗的眼光,去发现和欣赏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事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游历山水之间,对自然之美有着深刻感悟的时期,在南宋时期,社会风气较为浮躁,人们往往只看重外表和名利,而忽视了内在的品质和价值,诗人通过描绘野菊花的遭遇,表达了对这种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反思,他也通过赞美野菊花的独特韵味和品质,传递了自己对真正美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赞美,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眼光的批判和反思,通过描绘野菊花的生长环境和风味,诗人传递了对真正美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呼吁人们要摒弃世俗的眼光,去发现和欣赏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事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