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枯槎虎豹
唐·齐己
阴崖虎豹露须牙,元是枯槎着藓花。
莫道空山无胜境,此中真意少人夸。
作者简介
齐己(约864年—约937年),晚唐五代时期著名诗僧,字得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人,齐己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以诗名闻于天下,其诗作风格清润平淡而不失高远冷峭,被尊为“一代诗宗”,齐己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颇丰,传世有《白莲集》《风骚旨格》等。
译文
阴暗的山崖上,虎豹的须牙若隐若现,仔细一看,原来只是覆盖着苔藓的枯树枝条,不要说这空旷的山中没有什么美景,这里的真正意境很少有人去夸赞。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山中枯槎与虎豹之间的视觉错觉,进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首句“阴崖虎豹露须牙”以虎豹的凶猛形象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而次句“元是枯槎着藓花”则迅速揭示真相,原来只是普通的枯树枝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主题,指出空山之中也有胜境,只是少有人去发现和欣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首句以虎豹的凶猛形象开篇,引人入胜,而次句则以枯槎的平淡无奇揭示真相,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效果,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主题,指出真正的意境往往隐藏在平凡之中,需要用心去发现和欣赏,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齐己的僧侣生活和游历经历有关,作为一位诗僧,齐己一生游历四方,遍访名山大川,对于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有着深刻的感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历过程中,面对山中枯槎与虎豹的视觉错觉时,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齐己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传达了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是对这首古诗的全方位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