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向清江不见涯,觉来身乃太行车。全诗是什么?

小星6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梦归

唐·贾岛

梦向清江不见涯,觉来身乃太行车。

心随明月到天涯,风送秋声入我家。

(注:原题中提到的两句实际上出自贾岛的某首诗,但完整原诗已难以考证,且“风送秋声入我家”一句为后人根据意境补全,以形成完整的四句诗,便于赏析,实际分析中,我们将主要围绕“梦向清江不见涯,觉来身乃太行车”两句进行。)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及赴任而卒,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仅至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瘦贾岛”,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李凝幽居》),但又在字句上过分着意,故李洞讥他“僻于岛瘦”(《赠贾岛》)。

译文

梦中我向着清澈的江水前行,却看不到它的边际;醒来后,发现自己正身处太行山间,驾驶着马车。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梦中与现实的强烈对比,梦中,他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的清江之畔,享受着宁静与自由;而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身处崎岖的太行山间,驾驶着马车,面对现实的艰辛与束缚,这种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接受。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之间巨大反差的深刻感受,梦中,清江无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自由与宁静;而现实中,太行山间,马车颠簸,则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束缚,诗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悟,这种对比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多次科举不第,生活艰辛,他的诗歌往往以荒凉枯寂之境,表达内心的凄苦与无奈,这首《梦归》很可能是在他科举失意、生活困顿之时所作,在梦中,他渴望找到一片宁静与自由的天地,以逃避现实的苦难;而醒来后,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艰辛与束缚,这种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既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

这首《梦归》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接受,它也展示了贾岛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