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蹀躞天街马,孰愈崎岖经壑车。的解释

小星8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唐·杜荀鹤

凌晨自拥度关寒,

数里荒陂尽薜萝。

槲叶落山路不动,

蕨芽生石壁无多。

不知蹀躞天街马,

孰愈崎岖经壑车。

赖得溪风常扫径,

别无人迹到山阿。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著名诗人,他出身贫寒,但自幼好学,才华横溢,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部分诗作被收入《全唐诗》中。

译文

凌晨时分,我独自穿越寒冷的关隘,

数里荒凉的陂地长满了薜荔和女萝。

槲树的叶子落在山路上,山路仿佛静止不动,

蕨菜的嫩芽在石壁上生长,但数量并不多。

我不知道那些在京城天街上悠闲漫步的马匹,

与我这在崎岖山路上艰难前行的车辆相比,哪个更好?

幸亏有溪风时常清扫这条小径,

使得这里除了我之外,再无他人踏足这山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间行走的情景,通过对比京城繁华与山野荒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诗中“不知蹀躞天街马,孰愈崎岖经壑车”一句,更是将京城马车的悠闲与山间行车的艰难进行了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对山野生活的偏爱。

赏析

这首诗以山行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野的荒凉与宁静,诗人以“凌晨自拥度关寒”开篇,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旅途的艰辛。“数里荒陂尽薜萝”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山野的荒凉景象,而“槲叶落山路不动,蕨芽生石壁无多”两句,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山间的静谧与生机。

“不知蹀躞天街马,孰愈崎岖经壑车”一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通过对比京城马车的悠闲与山间行车的艰难,表达了自己对山野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这种对比手法,既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又突显了诗人的高洁情操。

“赖得溪风常扫径,别无人迹到山阿”两句,以溪风扫径、人迹罕至的景象作结,既呼应了前文的山野荒凉,又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在山间行走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仕途的挫折或人生的困境,因此选择了远离尘嚣、投身自然的道路,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山野的荒凉与宁静,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繁华的淡泊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他也通过对比京城马车的悠闲与山间行车的艰难,表达了自己对山野生活的偏爱和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