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愬画像
唐·白居易
淮西贼势已穷蹙,犹欲血刃论英雄。
尔能拔帜成奇功,吾欲旌尔为丈夫。
智谋纵横战必胜,勇冠三军无人敌。
雪夜平蔡传佳话,丝毫无补家先实。
功成身退天之道,愧杀纷纷小丈夫。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淮西的贼寇势力已经穷途末路,却还想以血战来论英雄。
你能够拔取敌军的旗帜立下奇功,我想要表彰你为真正的丈夫。
你智谋纵横,战斗必胜,勇冠三军无人能敌。
雪夜平定蔡州的美谈流传千古,但这对于你家先祖的功绩来说却丝毫无补。
功成名就后懂得退隐是顺应天道,这让那些纷纷扰扰的小丈夫们感到羞愧。
释义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表彰唐朝名将李愬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的功绩而作,诗中先描述了淮西贼寇的穷途末路,然后赞扬了李愬的智勇双全和立下的赫赫战功,诗人提到虽然李愬的功绩传为佳话,但对于他家先祖的功绩来说却微不足道,以此表达了对李愬的更高赞誉,诗人强调了功成身退的道理,并批评了那些只知争名夺利的小丈夫们。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李愬的英勇和智谋,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只知追求个人名利而不顾国家大局的人的批评,在情感表达上,诗人既表达了对李愬的敬仰和赞美,又流露出对那些小丈夫们的鄙视和不满,整首诗充满了正义感和爱国情怀,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优秀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中期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的历史事件有关,唐宪宗元和年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发动叛乱,朝廷多次派兵征讨均未成功,后来,唐宪宗任命名将李愬为唐邓节度使,负责平定淮西叛乱,李愬采取奇袭战术,在雪夜中率兵攻入蔡州城,成功平定了叛乱,白居易为了表彰李愬的功绩,写下了这首《题李愬画像》。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原诗中“丝毫无补家先实,愧杀纷纷小丈夫”这两句在流传过程中可能被单独引用或改编,但在此提供的版本中,它们被嵌入到了整首诗中,以展现其完整的意境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