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赞循吏
唐·韦应物
人言循吏治无迹,有如春风被田园。
花发鸟啼风送暖,雨余云散日明鲜。
麦苗含露千畦秀,桃杏飘香万树妍。
更喜清官能爱物,只将仁政化愚顽。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文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与王维、孟浩然等并称“王孟韦柳”,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人们都说那些奉公守法、政绩显著的官吏治理地方不留痕迹,就像温暖的春风拂过田野,带来生机与活力,花儿绽放,鸟儿啼鸣,春风送暖,雨后云散,阳光明媚,麦田里麦苗含露,千畦翠绿,桃杏树上花朵飘香,万树争妍,更令人欣喜的是,清廉的官员能够爱护百姓,只用仁政来感化那些愚昧顽固的人。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的美丽与和谐,赞美了那些治理有方、政绩卓著却又不事张扬的循吏(即奉公守法、政绩显著的官吏),诗人以春风比喻循吏的治理方式,强调其润物无声、自然而成的特点,通过描绘花发鸟啼、雨余云散等自然景象,以及麦苗含露、桃杏飘香等田园风光,进一步烘托出循吏治理下社会的安宁与繁荣。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循吏治理下的田园风光和社会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循吏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循吏的治理方式与春风相比,突出了其温和、自然、不留痕迹的特点,诗人还通过对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循吏治理下社会的和谐与繁荣,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又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唐代中期曾任过官职,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有着深刻的了解,他深知循吏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创作这首诗来赞美那些默默奉献、政绩卓著的循吏,韦应物本人也向往田园生活,追求自然和谐的人生境界,这首诗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在创作这首诗时,韦应物可能正处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的时期,因此他对田园风光和循吏治理的赞美也带有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