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令寻菊菊未芳,飞蓬野蔓交加长。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3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寻菊

唐·皎然

重令寻菊菊未芳,飞蓬野蔓交加长。

共待寒流拆霜菊,何辞老鬓对重阳。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皎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等人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再次让人去寻找菊花,却发现菊花还未开放,只见飞蓬和野蔓交织生长,我们共同期待着寒流过后霜降时分菊花的绽放,又怎会因年老鬓发斑白而推辞重阳节的到来呢?

释义

重令寻菊菊未芳:再次派人去寻找菊花,但菊花还未开放。

飞蓬野蔓交加长:飞蓬(一种草本植物)和野蔓(野生藤蔓)交织生长,形容环境杂乱。

共待寒流拆霜菊:共同期待着寒流过后,霜降时分菊花的绽放。

何辞老鬓对重阳:又怎会因年老鬓发斑白而推辞重阳节的到来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寻找未开的菊花和周围杂草丛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期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重令寻菊菊未芳”点明了主题,即寻找未开的菊花,透露出一种期待和急切的心情,次句“飞蓬野蔓交加长”则通过描绘环境的杂乱,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烦乱和无奈,后两句“共待寒流拆霜菊,何辞老鬓对重阳”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岁月的无奈,即使年老鬓白,也不应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皎然作为一位诗僧,虽然身处佛门,但内心仍有着对世俗生活的眷恋和向往,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通常会登高、赏菊、饮酒等,以庆祝丰收和祈求长寿,当诗人想要寻找菊花来庆祝重阳节时,却发现菊花还未开放,周围尽是杂草丛生,这不禁让他感到有些失落和无奈,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