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华胥国
唐·李商隐
人间有国名华胥,其往初不因舟车。
但闻一夜东风起,梦逐神仙到玉都。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人世间有一个国家名叫华胥,去往那里并不需要乘坐舟船或车马。
只听说在某个夜晚东风吹起时,人们可以在梦中随着神仙到达那美玉堆砌的仙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名为华胥的神秘国度,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华胥国在这里象征着一种超越现实、远离尘嚣的理想境界,而“其往初不因舟车”则强调了到达这一境界的方式并非通过世俗的努力或物质手段,而是需要心灵的飞跃和精神的超脱。“梦逐神仙到玉都”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理想境界的美好和神秘,让人心生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仙境——华胥国,诗人通过“不因舟车”的设定,巧妙地排除了世俗的干扰和束缚,强调了心灵的自由和超脱,而“梦逐神仙到玉都”的描绘,则更是将这一理想境界推向了极致,让人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份美好和神秘,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和想象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个人的仕途坎坷和理想破灭有关,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个人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李商隐虽然才华横溢,但仕途却颇为坎坷,多次遭贬谪和排挤,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现实感到失望和无奈,于是通过创作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华胥国的传说和记载,但李商隐在这首诗中更多地是将其作为一个象征性的意象来使用,以表达自己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在解读这首诗时,我们不必过分拘泥于华胥国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细节,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其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