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日江行历抵寻,耸然高屋在深林。出自哪首诗?

小星4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宋代

作者:释文珦

竟日江行历抵寻,耸然高屋在深林。

烟霞常伴幽人住,猿鸟时闻静者心。

野色苍茫连远水,山光澹荡入清吟。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阑干日已沉。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至元初的僧人、诗人,他生于乱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以诗文自娱,释文珦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他的作品在后世有一定的影响,是研究南宋末至元初佛教文化和文学的重要资料。

译文

整日里在江上航行,四处探寻,终于发现了一座高耸的屋舍隐藏在深林之中,烟霞常常伴随着幽居的人,猿鸟的叫声也时常传入静谧的心境,野外的景色苍茫辽阔,与远处的江水相连,山间的风光恬静淡雅,融入了清新的吟咏之中,这里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直到太阳已经西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山林隐逸之地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诗人经过长时间的江行,终于找到了隐藏在深林中的高屋;颔联通过“烟霞”和“猿鸟”的意象,烘托出隐逸生活的清幽与宁静;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尾联则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孤独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林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林中的景色、声音和心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诗中“耸然高屋在深林”一句,既写出了隐逸之地的幽静与神秘,也暗示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向往,而“烟霞常伴幽人住,猿鸟时闻静者心”两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隐逸生活的清幽与宁静,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文珦隐居山林期间,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释文珦作为一位僧人,选择了隐居山林,以诗文自娱,在隐居期间,他深入山林,探寻隐逸之地,感受自然之美,从而创作出这首描绘山林隐逸生活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也体现了南宋末至元初佛教文化和文学的特点。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