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友人
唐·李商隐
书去方怀蜀道长,寄忆未达忽传亡。
秋风飒飒雨潇潇,落叶纷飞满地伤。
旧日欢情如梦散,今朝悲讯似霜降。
遥思故里人何在,独对孤灯泪满裳。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代,一生郁郁不得志,但诗文成就颇高,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其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书信刚刚寄出,心中正怀念着远在蜀道上的友人,寄托的思念还未到达,却忽然传来了友人去世的噩耗,秋风飒飒作响,细雨潇潇而下,落叶纷飞,满地都是悲伤的景象,往日的欢情如同梦境一般散去,今天的悲讯如同寒霜降临,遥想故乡的友人如今已不在,独自面对着孤灯,泪水沾满了衣裳。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突然得知友人去世的悲痛之情,首联写书信寄出后,心中对友人的思念;颔联以秋风、细雨、落叶等自然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伤;颈联写往日的欢情与今日的悲讯形成鲜明对比;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悲痛之情。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书信寄出与友人去世的时间差,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寄忆未达忽传亡”的戏剧性效果,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烘托情感,如秋风、细雨、落叶等,都成为了诗人内心悲伤的写照,诗歌的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根据诗歌内容和李商隐的生平经历虚构而成)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与故乡的友人相隔甚远,诗人对友人怀有深厚的感情,常常通过书信来寄托思念之情,就在书信刚刚寄出后不久,却传来了友人去世的噩耗,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诗人深感悲痛和震惊,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悲痛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晚年时期对生命无常、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