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送客归江州
唐·白居易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路不遥。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焦。
去日屡移虽怕别,积霖成潦政迷津。
只应洞口迷桃叶,岂有花间醉柳腰。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江州的司马你近来可好?惠远寺和东林寺的路途并不遥远,湓浦的水流听说像衣带一样狭窄,庐峰的景色据说比香蕉还要美丽,虽然多次离别让我心生畏惧,但连绵的雨水却更让我在渡口迷失方向,只怕是那洞口的桃叶让人迷失,哪里会有花间沉醉的柳腰呢?
释义
这首诗是白居易送别友人归江州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祝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去日屡移虽怕别”表达了诗人对多次离别的恐惧和不舍,“积霖成潦政迷津”则借连绵的雨水比喻自己内心的迷茫和困惑。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深沉,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的“江州司马”指的是友人,“惠远东林”则是对友人归途的祝愿和想象,诗人通过“湓浦”和“庐峰”的描绘,展现了江州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而“去日屡移虽怕别”和“积霖成潦政迷津”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恐惧和对未来的迷茫,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饱满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的仕途经历有关,白居易在仕途上多次遭遇贬谪和离别,这使得他对离别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在这首诗中,他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恐惧和对未来的迷茫,他也通过描绘江州的自然风光和想象友人的归途,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希望,这种情感上的交织和碰撞,使得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细腻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