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叹世
宋·陆游
频年颇觉困邅屯,勇意归寻寂寞滨。
世事已随流水去,此心犹逐落花尘。
青山有约长留客,白发无情不贷人。
欲问前生何处是,一樽还酹江月轮。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连续多年深感生活困顿艰难,鼓起勇气想要归隐到那寂寥的海滨,世间的纷扰已经如同流水般逝去,但我的心还追逐着那落花般飘散的尘世情缘,青山仿佛在邀请我长久地留下,但无情的白发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想要询问前世究竟身在何方,只能举起酒杯,将这一腔思绪寄托给江上的明月。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连年困顿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直接点出“困邅屯”(即困顿艰难)的现状,并表达了想要归隐的意愿,颔联通过“流水”与“落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对过往情感的留恋,颈联以“青山有约”与“白发无情”形成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恒常,尾联则通过问询前世与寄托明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首联的“频年颇觉困邅屯”直接点明了诗人多年来的困顿生活,而“勇意归寻寂寞滨”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困境、归隐自然的决心,颔联的“世事已随流水去,此心犹逐落花尘”通过流水与落花的意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对过往情感的留恋,颈联的“青山有约长留客,白发无情不贷人”则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恒常,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尾联的“欲问前生何处是,一樽还酹江月轮”则通过问询前世与寄托明月,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加深远的人生哲理层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因主张抗金而被朝廷排挤和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深感生活的不易和人生的无常,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向往,通过描绘归隐生活的美好与自然的恒常,诗人试图在困境中寻找一丝慰藉和寄托,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