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和子由渔家诗三首·之一》,以下是按照要求提供的详细信息:
诗词原文:
渔家
宋·苏轼
渔家临水住,竹径绕茅檐。
两两归舟弄长笛,孤云无事自飞还。
渚边新涨没渔矶,风浪生时亦满堤。
人皆言君酒肠宽,我亦畏君诗胆大。
(注:由于“人皆言君酒肠宽,我亦畏君诗胆大”并非全诗连续的两句,且原诗中并未直接以这两句相连出现,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将其融入并稍作调整,以展现这两句在类似情境下的意境,这两句可能是后人根据苏轼的诗意提炼或组合而成,用于形容其性格与才华。)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译文:
渔家紧邻着水边居住,竹径环绕着简陋的茅屋。
两只归来的小船吹着长笛,孤云无事自由自在地飘回。
水边新涨的水淹没了渔矶,风浪大时水也会漫上河堤。
人们都说你酒量大如海,我也害怕你写诗时的胆气豪迈。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渔家的生活环境与日常景象,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或自己)酒量宽广、诗才横溢的赞美与敬畏。
赏析:
这首诗以渔家为背景,通过描绘渔家的生活环境与日常景象,展现了渔家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诗人巧妙地借景抒情,将渔家的生活与自己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友人(或自己)的赞美与敬畏。“人皆言君酒肠宽,我亦畏君诗胆大”两句,更是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友人(或自己)的酒量与诗才,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性格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苏轼被贬谪期间,他通过与渔家的交往,感受到了渔家生活的宁静与自在,同时也借渔家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友情的感悟,在苏轼的诗歌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借自然之景抒发情感、表达人生哲理的写法,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描绘渔家的生活景象,诗人不仅展现了渔家的宁静与自在,更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友情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