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弟
唐·韦应物
傥过南山语理弟,尺书因冷倦重挥。
寒天日暮远千里,独对青灯酒半醺。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倘若你能经过南山来与我谈论道理,我因天气寒冷而懒得重写那封长信,在这寒冷的冬日傍晚,你我相隔千里之遥,我只能独自面对着昏黄的灯光,半醉半醒地思念着你。
释义
傥过南山语理弟:倘若你能经过南山(此处可能代指某处或泛指远方),与我一起探讨道理(或学问),“理弟”即与弟弟(或友人)谈论道理。
尺书因冷倦重挥:因为天气寒冷,我懒得重写那封原本打算寄给你的长信,“尺书”即书信,“重挥”指重写。
寒天日暮远千里:在寒冷的冬日傍晚,你我相隔甚远,“远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独对青灯酒半醺:我只能独自面对着昏黄的灯光,半醉半醒地度过这漫长的夜晚,“青灯”即昏黄的灯光,“酒半醺”形容微醉状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因天气寒冷而难以表达情感的无奈,首句“傥过南山语理弟”以假设的语气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与亲人相聚、共谈道理的渴望;次句“尺书因冷倦重挥”则通过“因冷倦重挥”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因天气寒冷而懒得写信的疲惫心态,后两句“寒天日暮远千里,独对青灯酒半醺”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孤独、思念的情感氛围,以“寒天日暮”、“独对青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意境,而“酒半醺”则透露出诗人借酒消愁的无奈与悲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地方刺史期间,当时他因公务繁忙、远离家乡而深感孤独与思念,在寒冷的冬日傍晚,诗人独自面对昏黄的灯光,心中涌起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细腻感悟,以及他在山水田园诗中所展现出的清新淡雅、情感细腻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