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都观阙两巍巍,远道观光亦已稀。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王都

唐·韦庄

王都观阙两巍巍,远道观光亦已稀。

四塞山河空壮丽,二陵风雨自凄其。

烟霞旧想图难画,岁月新愁鬓易丝。

惆怅龙沉宫井闭,万人回首泪沾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王城的宫殿楼阁高耸巍峨,远道而来观光的人已经稀少,四周的山河虽然空有壮丽之景,但两座陵墓(指汉高祖长陵和汉惠帝安陵)在风雨中显得格外凄清,往昔的烟霞美景难以用图画描绘,岁月流逝,新添的愁绪让鬓发容易变白,惆怅于龙旗沉没、宫井关闭的往事,万人回首,泪水沾湿了衣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王都(长安)的宫殿建筑的雄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不再、国家衰落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昔日的壮丽与今日的凄凉,以及个人因岁月流逝而生的愁绪,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与忧国忧民之情。

赏析

韦庄此诗以王都的观阙开篇,直接点出主题,接着通过“远道观光亦已稀”一句,暗示了时代的变迁与繁华的消逝,中间两联,诗人运用“四塞山河”与“二陵风雨”的自然景象,以及“烟霞旧想”与“岁月新愁”的个人情感,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沧桑感,尾联则以“龙沉宫井闭”的典故,直接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沉痛感慨,使得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长安作为唐朝的都城,曾经繁华一时,但随着唐朝的衰落,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韦庄此诗可能是在他游历长安,目睹了王都的衰败景象后,有感而发,通过这首诗,韦庄不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