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杨万里
路绕溪头忽转暝,数家篱落隔烟汀。
欲知舟楫洄沿趣,都在溪山表里清。
林树深藏啼鸟细,溪流暗咽落花声。
行人莫道无佳景,行到深山更幽清。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作者简介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官、东官侍读、秘书监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充接伴使送金国贺正旦使北,与金国朝议途中,坚决不为金人的威胁利诱所动,力争不失国体,次年,任吏部员外郎时,又上札子直谏孝宗皇帝,力辞光禄大夫、左金紫光禄大夫等官衔,进封吉水县开国子,赐食邑五百户,淳熙十三年(1186年),遭宰相王淮排挤,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末年,因病辞官休居,自此闲居吉水十五年,开禧二年(1206年)卒,年八十,追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译文
小路绕着溪头忽然变得昏暗,几户人家篱笆隔着烟雾笼罩的江汀,想要知道船只在水中回旋前进的乐趣,全都在这溪水与山峦内外清澈的美景之中,树林深处藏着啼叫的小鸟声音细微,溪流暗暗流淌伴随着落花的声音,行人不要说这里没有美景,走到深山之中更加幽静清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首联写山路曲折,天色渐晚,几户人家在烟雾缭绕的江边若隐若现,颔联通过“欲知”引出下文,指出舟楫在溪水中回旋前进的趣味,全在于溪山内外清澈的美景之中,颈联进一步描绘山林中的幽静景象,鸟啼声细,溪流暗咽,落花无声,尾联则告诫行人不要认为这里没有美景,只有走到深山之中,才能领略到更加幽静清新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行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林中的幽静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在颔联“欲知舟楫洄沿趣,都在溪山表里清”中,诗人以舟楫在溪水中回旋前进的趣味为引子,巧妙地引出了对溪山美景的赞美,这句话不仅富有哲理意味,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和深刻领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山行途中即兴创作的,当时,他或许正漫步在山林之间,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他挥毫泼墨,将所见所感凝聚成这首清新自然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感知和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