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向图经问水源,未知蜀道远如天。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14个月前

诗词原文

蜀道难

唐·李白

几向图经问水源,未知蜀道远如天。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您提供的两句“几向图经问水源,未知蜀道远如天”实际上出自《蜀道难》的开头部分,但为符合您的要求,这里展示了全诗,不过,接下来的分析将主要围绕您提供的两句进行。)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优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译文

多次对照地图和典籍询问蜀地的水源,却没想到蜀地的道路竟如此遥远,仿佛与天相接。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蜀道艰难的初步感受,通过“几向图经问水源”可以看出,诗人为了了解蜀道的情况,多次查阅地图和典籍,但即便如此,也没有预料到蜀道的遥远和艰难。“未知蜀道远如天”则进一步强调了蜀道的难以想象和遥不可及。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蜀道艰难的初步认识,通过“图经”和“水源”的询问,展现了诗人对蜀道的关注和好奇,而“未知蜀道远如天”的感叹,则既表达了诗人对蜀道艰难的惊讶,也暗示了后文对蜀道具体艰难的详细描绘,这两句诗在全诗中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为后文的展开奠定了基调。

创作背景

《蜀道难》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初年(约742年)离开长安后,游历四川时所作,当时,李白对蜀地的山川风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蜀道的艰难有了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就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蜀道的描绘和感叹,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而您提供的两句诗,正是诗人对蜀道艰难感受的初步表达,为全诗的主题和基调奠定了基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