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田家苦
唐·章孝标
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
种得禾苗栽得谷,结得穗子如铅斛。
起得早,睡得迟,夜来冒霜披星归。
一年到头不停歇,几亩薄田难糊口。
问言业薄无牛力,更说州家催积租。
两泪落纷纷,何曾泪滴禾黍田。
作者及朝代
作者:章孝标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章孝标,唐代诗人,字道正,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元和十四年(819年)中进士,由长安南归,先寄友人一书,内有诗云:“及第全胜十政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踌躇满志,归乡途中曾写下《归湖上吟》抒发得意之情,后曾任山南道从事,试大理寺评事,终秘书省正字,有诗集一卷,韦庄编的《又玄集》录其《归燕》、《对月》、《长安春日》等诗,都写得清新可读。
译文
牛大声地喘着气,田地被犁得坚实平整,干旱的土地敲得牛蹄嘭嘭作响,种下了禾苗栽下了稻谷,结出的穗子却沉重得像铅斛,农民起得早睡得晚,夜里冒着霜星回家,一年到头不停歇地劳作,几亩薄田还是难以糊口,问他们为何如此辛苦,说是家业微薄牛也无力,又说官府催着交租子,农民纷纷落泪,可曾有一滴泪落在禾黍田里?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耕作的艰辛和生活的困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农民所受的剥削压迫,诗中详细描述了农民从早到晚的辛勤劳动,以及他们面对的自然灾害和官府催租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农民耕作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诗中“牛吒吒,田确确”等句,通过拟声词和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诗人通过对比农民辛勤劳动与收获微薄之间的巨大反差,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的苦难,最后两句“两泪落纷纷,何曾泪滴禾黍田”更是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农民对官府剥削的无奈和愤怒。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农民生活困苦,诗人章孝标通过深入农村生活,亲身感受农民的艰辛和苦难,创作出了这首反映农民生活的诗歌,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阶级矛盾,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唐代农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