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皎然
林下栖迟计已决,
人间宠辱事皆轻。
已将心事随云水,
何处人间宠辱惊。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交往密切,诗名颇盛,皎然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佛家禅理,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著名的诗僧之一。
译文
我已经下定决心在林间隐居度日,
对于人间的荣辱得失都已看得很轻。
我已将心事寄托于云水之间,
哪里还会被人间的宠辱所惊扰呢?
释义
“林下栖迟计已决”表达了诗人决定隐居林间的决心;“人间宠辱事皆轻”则表明诗人对人间荣辱的淡泊态度;“已将心事随云水”描绘了诗人将心事寄托于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何处人间宠辱惊”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不为人间宠辱所动的超脱心境。
赏析
这首诗是皎然表达其隐居志向和淡泊名利思想的作品,首句“林下栖迟计已决”直接点明了诗人的隐居决心,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次句“人间宠辱事皆轻”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人间荣辱的淡泊态度,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后两句“已将心事随云水,何处人间宠辱惊”则通过描绘诗人将心事寄托于云水之间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不为人间宠辱所动的超脱心境,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其一生都在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脱,在唐代社会,虽然佛教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世俗的荣辱观念仍然深入人心,皎然在长期的修行和生活中,逐渐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对世俗的荣辱得失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它表达了皎然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荣辱的淡泊态度,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