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室飘飘虽匪计,此心炯炯幸无欺。的释义

春秋1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思

宋·陆游

尽室飘飘虽匪计,此心炯炯幸无欺。

孤灯照影清宵永,万籁无声夜气微。

壮志未酬身已老,故人零落梦难追。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听径溪。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全家虽然漂泊不定并非我所愿,但我的内心光明磊落无愧于心,孤灯之下身影拉长,清冷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四周万籁俱寂,夜色轻柔,壮志未酬人已老去,昔日的朋友也大多离散,梦中也难以追寻,不知何时能归隐到那青山之外,在月光下聆听松风与溪水的合奏。

释义

尽室飘飘虽匪计:全家漂泊不定,虽然这不是我原本的打算。

此心炯炯幸无欺:但我的内心光明磊落,没有欺骗自己或他人。

孤灯照影清宵永:孤灯之下,身影被拉长,清冷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

万籁无声夜气微:四周一片寂静,夜色轻柔。

壮志未酬身已老:壮志未酬,人却已经老去。

故人零落梦难追:昔日的朋友大多离散,梦中也难以追寻。

何时归去青山外:不知何时能归隐到那青山之外。

月满松风听径溪:在月光下聆听松风与溪水的合奏。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抒发内心感慨之作,首联“尽室飘飘虽匪计,此心炯炯幸无欺”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全家漂泊生活的无奈与自我内心的坦荡,颔联通过“孤灯”与“清宵”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颈联“壮志未酬身已老,故人零落梦难追”则表达了诗人对壮志未酬的遗憾与对故人的怀念,尾联“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听径溪”则寄托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与深邃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与打压,壮志难酬,晚年时期,他深感自己年事已高,壮志未酬,心中充满了无奈与遗憾,他也对归隐生活充满了向往,希望能在青山绿水之间度过余生,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