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连闻道愈于我,换米急抛居士屩。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34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别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阿连闻道愈于我,换米急抛居士屩。

别后相思各天末,归来相见各头白。

空携残锦与断弦,不恨人言薄似纸。

但愿吾儿似阿连,吾身老健付苍天。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和词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人齐名,刘克庄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的一面,也有婉约的一面,且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译文

阿连(指友人或晚辈,此处可能指诗人的学生或友人)在学问上的造诣已经超过了我,为了生计他急切地放弃了隐士的闲适生活,去换取粮食,分别之后,我们各自在天之涯海之角相互思念;归来相见时,都已两鬓斑白,我空自带着未完成的诗文和断了的琴弦(比喻才华未能完全施展),却不怨恨世人对我的评价如同薄纸一般(即不在意他人的非议),只希望我的儿子能够像阿连一样有出息,而我则把身体的老健交给苍天去安排。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或晚辈在学问上超越自己的欣慰,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诗人通过“换米急抛居士屩”一句,描绘了友人为了生计而放弃隐士生活的情景,表现出对友人的理解和同情,而“别后相思各天末,归来相见各头白”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相见时岁月已逝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或晚辈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人以“阿连闻道愈于我”为开篇,既是对友人或晚辈的赞扬,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和自省,而“换米急抛居士屩”一句,则生动地描绘了友人为了生计而放弃理想的无奈,使诗歌具有了更强的现实感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也可能在与友人或晚辈的交往中,感受到了他们在学问上的成长和进步,从而产生了这首诗的创作灵感,通过这首诗,刘克庄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