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杖策往幽步,频念竹炉眠曲肱。的释义

生辉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宋·陆游

幽居远城市,地僻人罕经。

林深鸟相语,水落石自明。

何妨杖策往幽步,频念竹炉眠曲肱。

世事已如梦,此身聊寄萍。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居住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幽静之地,这里地处偏僻,很少有人经过,树林深处,鸟儿在相互交谈,溪水干涸后,石头显得格外清晰,不妨手持竹杖,悠然地漫步在这幽静的小路上,时常怀念起在竹炉旁,以臂为枕,安然入睡的日子,世间的纷扰已经如同梦境一般虚幻,我这漂泊的一生,就像是浮萍一般无依无靠。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山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过往简单生活的怀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深林、鸟语、水落石出,展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和谐,诗人也表达了对世事如梦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漂泊人生的无奈与自嘲。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联“幽居远城市,地僻人罕经”直接点出居住环境的幽静与偏远,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林深鸟相语,水落石自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和谐,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颈联“何妨杖策往幽步,频念竹炉眠曲肱”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简单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的悠然自得,尾联“世事已如梦,此身聊寄萍”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漂泊人生的无奈与自嘲,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与变迁,他心怀国家,却屡遭排挤与打压,晚年,他选择隐居山林,过上了宁静淡泊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世事如梦的感慨与无奈,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回忆过往生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