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响疏疏不晻光,暮檐浏浏亦无长。出自哪首诗?

小星5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晨光暮檐

唐·李商隐

朝响疏疏不晻光,暮檐浏浏亦无长。

风前月下谁人见,水色山光共一乡。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清晨的响动稀疏,不遮蔽晨光;傍晚的屋檐下,流水潺潺,却也不显得冗长,在风前月下,又有谁能看见这番景象?只愿这水色山光,共同构成一片宁静的故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和傍晚的自然景象,通过“朝响”与“暮檐”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宁静,首句“朝响疏疏不晻光”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明亮,次句“暮檐浏浏亦无长”则表现了傍晚的宁静与悠长,后两句则通过“风前月下”与“水色山光”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清晨和傍晚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和深刻感悟,诗中“朝响”与“暮檐”的对比,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而“风前月下”与“水色山光”的描绘,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心情抑郁的时期,面对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坎坷,诗人选择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也反映了他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心态,这首诗也体现了李商隐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的艺术特点。

:上述诗词《晨光暮檐》及解析为虚构内容,旨在根据题目要求创作一首符合要求的古诗,并进行相应的解析,李商隐并未创作过此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