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追凉孺子亭,再来荷柳竞凋零。的解释

生辉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孺子亭

宋·陆游

忆昨追凉孺子亭,再来荷柳竞凋零。

池光亭影今何在?惟有当时水照天。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回忆起昨天在孺子亭乘凉时的情景,如今再次来到这里,荷花与柳树都已竞相凋零,池塘的水光与亭子的影子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当时映照天空的水面依旧存在。

释义

忆昨追凉孺子亭:回忆往昔在孺子亭乘凉避暑的时光。

再来荷柳竞凋零:再次来到此地,发现荷花与柳树都已凋谢。

池光亭影今何在:询问池塘的水光与亭子的影子如今在哪里。

惟有当时水照天:只有那当时映照天空的水面依旧未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孺子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首句“忆昨追凉孺子亭”以回忆开篇,将读者带入往昔的美好时光;次句“再来荷柳竞凋零”则以现实景象与回忆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变迁;第三句“池光亭影今何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往景象的怀念与追寻;末句“惟有当时水照天”则以不变的水面作为时间的见证,寓含了诗人对永恒与变化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多次因主张抗金而遭贬谪,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时所作,孺子亭作为他昔日乘凉避暑之地,承载着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当他再次来到此地时,却发现荷花与柳树都已凋零,池塘的水光与亭子的影子也已不复存在,这种物是人非的感触使他深感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他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与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