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韦应物
高林杲杲日欲出,却视诸山云自入。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译文
高高的树林中阳光渐渐明亮,预示着太阳即将升起,回望周围的山峦,云雾正悄悄侵入山间,岩石间的门户和松树间的小径长久以来都显得寂静冷清,只有那幽居的隐士独自来来往往。
释义
首句“高林杲杲日欲出”描绘了清晨时分,阳光透过高大的树林,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次句“却视诸山云自入”则通过回望群山,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后两句“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幽静,通过描绘岩石间的门户和松树间的小径的寂寥,以及只有隐士独自来往的情景,突出了隐士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林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清晨山林中的阳光、云雾、岩石、松树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隐士在山林间独自来往的情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语言优美,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担任地方刺史期间,游历山水、体验自然时所作,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清晨山林中的景象和隐士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心境。
韦应物的这首《山行》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林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在仕途失意后的心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