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几读右丞诗,未见贤孙归去迟。出自哪首诗?

生辉34个月前

诗词原文

读右丞集有感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平生几读右丞诗,未见贤孙归去迟。

山水空灵心自远,云烟缥缈意难羁。

清风拂柳声声慢,明月照花影影移。

欲问王维何处去,禅心已共白云飞。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五十年,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传世。

译文

我一生中多次阅读王维(右丞为其官职名)的诗作,却未曾见过他那贤能的子孙像他一样归隐得那么晚,王维笔下的山水空灵悠远,让人心旷神怡,云烟缥缈之中,他的意境难以被束缚,清风轻轻拂过柳树,传来声声慢吟,明月照耀着花朵,花影随风摇曳,想要询问王维如今身在何处,或许他的禅心已经与白云一同高飞远去了吧。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王维诗歌的深深喜爱与敬仰,同时通过对王维诗中意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平生几读右丞诗”直接点明了作者对王维诗歌的熟悉与喜爱,“未见贤孙归去迟”则借王维的子孙归隐之晚,反衬出王维归隐之早与决绝,后四句则是对王维诗中意境的描绘与赞美,以及诗人对王维归隐生活的遐想。

赏析

这首诗以王维的诗歌为引子,通过对其诗歌意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山水空灵心自远,云烟缥缈意难羁”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王维诗歌中那种空灵悠远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心旷神怡,而“清风拂柳声声慢,明月照花影影移”两句,则进一步将王维诗歌中的意境具象化,让人仿佛能听到清风拂柳的声音,看到明月照花的影子,最后两句“欲问王维何处去,禅心已共白云飞”则表达了诗人对王维归隐生活的遐想与赞美,认为王维的禅心已经与白云一同高飞远去,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袁枚对王维诗歌的热爱与敬仰有关,袁枚作为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对王维的诗歌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理解,他在阅读王维诗歌的过程中,被其空灵悠远的意境所深深吸引,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袁枚本人也向往隐逸生活,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