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访袁州宗文
唐·韦庄
道入袁州首问君,却言守舍有宗文。
空庭日暮鸟飞尽,门巷寂寥人迹稀。
独坐小轩心自静,闲观流水意难平。
何时得共君相语,一樽清酒话桑麻。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传世。
译文
我踏上前往袁州的路途,首先打听的就是您的消息,却被告知您家中由宗文代为守候,空旷的庭院在日暮时分鸟儿都已飞尽,门巷之间寂静无声,人影稀少,我独自坐在小轩之中,内心渐渐归于平静,闲来无事观赏流水,心中却难以完全平静,不知何时才能与您相聚,共饮一杯清酒,畅谈田园生活。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相见的愿望,首联点明访友的主题,颔联描绘友人住所的寂静与荒凉,颈联通过诗人的自我写照,展现其内心的平静与波澜,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共聚一堂、畅谈人生的美好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访友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首联直接点题,引出访友的主题,同时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颔联通过描绘友人住所的寂静与荒凉,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颈联则通过诗人的自我写照,展现其内心的平静与波澜,既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透露出其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尾联则以美好的愿景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共聚一堂、畅谈人生的美好期待,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因仕途不顺或人生变故而心生感慨,对友情和田园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向往,在前往袁州的途中,他想起了一位旧友,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晚年时期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