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空山无近远,云水自幽通。
诗工于我贫相似,憇迹招提亦尔同。
林鸟静边啼露叶,野僧闲处诵花丛。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看断鸿。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平事迹不详,活跃于南宋中后期,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反映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泊态度。
译文
空旷的山林中,无论远近都显得那么幽静深远,云雾与水汽自然相通,我的诗作虽然精巧,但我的贫穷也与之相似;我在寺庙中栖息,这种生活状态也与你(指寺庙或隐逸生活)相同,林中的鸟儿在寂静中啼叫着,露珠挂在树叶上;悠闲的野僧在花丛中诵读经文,这里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望着天边飞过的孤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幽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泊,首联写山林的幽静深远;颔联以“诗工”与“我贫”相对,表达了诗人虽贫但诗作精巧的自豪,同时以“憇迹招提”与“尔同”表达了与寺庙生活的共鸣;颈联通过林鸟啼鸣和野僧诵经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宁静与闲适;尾联则以“独倚危栏看断鸿”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脱和对真正意境的追寻。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幽静与闲适,富有禅意,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林、云雾、林鸟、野僧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诗人以“诗工于我贫相似,憇迹招提亦尔同”这一联,表达了自己虽贫但诗作精巧的自豪,以及与寺庙生活的共鸣,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泊,尾联则以“独倚危栏看断鸿”这一形象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脱和对真正意境的追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在山林中隐居的时期,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对山林隐逸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他在山林中过着宁静闲适的生活,通过观察和感悟自然,创作出了这首富有禅意的诗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泊态度,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