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思》,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秋思
宋·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
旧书零落不能收,漫说当年寒具油。
惆怅前尘如梦影,班骓嘶断夕阳楼。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利欲像万头火牛一样驱使人奔忙,而我在江湖上漂泊却如同一只孤独的沙鸥,日子漫长得仿佛没有尽头,只有在闲暇时才感觉到时间的难熬;事情繁多得如同大山一般沉重,即使喝醉了也无法逃避,那些旧书已经零落不堪,无法再收拾起来,更不必说当年那些寒酸的饭食和油灯了,回想起过去的事情,只觉得它们如同梦幻一般,只留下无尽的惆怅和失落,而那匹班骓马也在夕阳下的楼前嘶鸣,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身的漂泊生活和回忆过去的艰辛,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中“利欲驱人万火牛”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为了名利而奔波劳碌的情景;“江湖浪迹一沙鸥”则表现了诗人自己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后两句则通过旧书的零落和当年生活的艰辛,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惆怅。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秋思为题,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和回忆过去,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人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而北方金朝则不断侵扰边境,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他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仕途并不顺畅,多次被贬谪和流放,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的怀念,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人们为了名利而奔波劳碌的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