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日纵为无事日,此身不是自由身。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兹日纵为无事日,此身不是自由身。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注:虽然“兹日纵为无事日,此身不是自由身”是本题关键词,但这两句在袁枚的众多作品中并未直接作为完整一首诗的独立存在,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了一首风格相近的袁枚诗作《闲居》的改编版中,以展现其意境,原诗并无此两句完全连续的形式,但袁枚的诗歌中常有表达类似情感的内容。)

作者简介

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他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袁枚主张“性灵说”,强调诗歌创作要抒发真情实感,反对模拟古人,追求个性解放和文学创新。

译文

今日虽然看似无事可做,但我的身心却并不自由,闲暇之时,我悠然自得,不受拘束,醒来时东窗已映满了红日的光辉,静静地观察万物,它们各自都能得到自己的乐趣,四季的更迭所带来的美好感受与人们的心情是相通的,我的思想超越了天地的界限,探索着风云变幻的奥秘,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我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这样的男子汉才是真正的豪杰。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在闲居生活中的悠然自得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首句“兹日纵为无事日,此身不是自由身”点明了诗人虽身处闲居,但内心并不真正自由的矛盾心境,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描绘闲居生活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闲居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闲居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人也通过对比“无事日”与“不自由身”的矛盾,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反思,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袁枚一生仕途不顺,多次辞官归隐,晚年定居南京小仓山随园,过着闲居生活,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由的向往,虽然“兹日纵为无事日,此身不是自由身”这两句并非袁枚原诗中的直接表述,但袁枚的诗歌中常有表达类似情感的内容,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