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群物久已息,胡独决起飞仍号。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四十三

魏晋:阮籍

鸿鹄相随飞,宛转周游傍。

翩然归穷庐,托身孤且翔。

岂复守故辙,俱兴逝将往。

宵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夜阑群物久已息,胡独决起飞仍号。

作者及朝代

作者:阮籍

朝代:魏晋

作者简介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县)人,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的诗歌代表了正始之音的最高成就,著有《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

译文

鸿鹄结伴而飞,在四周婉转盘旋,它们翩翩飞回简陋的居所,孤独地栖息在高枝上,哪里还顾得上旧时的道路,一同兴起,远走高飞,夜深人静时,我难以入睡,起身坐起,弹奏鸣琴,薄薄的帷帐透进明亮的月光,清风吹拂着我的衣襟,孤雁在野外哀号,飞翔的鸟儿在北林悲鸣,徘徊不定,又能见到什么呢?只有满怀的忧伤和悲戚,夜深了,万物都已沉寂,为何唯独你(孤鸿)决定起飞并哀号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鸿鹄的飞翔与孤独,以及诗人深夜难眠、弹琴抒怀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深深的孤独感和忧伤情绪。

赏析

这首诗以鸿鹄为象征,通过其飞翔、栖息、远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的渴望,诗人深夜难眠,起身弹琴,借明月清风抒发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孤鸿和翔鸟的哀号,更是诗人内心苦闷的象征,最后两句“夜阑群物久已息,胡独决起飞仍号”更是点睛之笔,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体现了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创作背景

阮籍生活在魏晋交替之际,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不安的时代,他虽才华横溢,但面对黑暗的现实,却无力改变,只能借诗酒抒发内心的苦闷和不满,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阮籍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由的无限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阮籍那颗孤独而坚韧的心,以及他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