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上闻晓
唐·韦庄
峡江江上晓乘风,
人语鸡声宿雾中。
白帝城边秋日微,
黄牛峡口暮云重。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作者简介
韦庄生于晚唐,历经唐末动乱,后入蜀依附王建,成为前蜀开国功臣,曾任宰相,他的诗词多描写战乱流离之苦,情感真挚,风格清丽,对后世影响深远,韦庄的诗风既有晚唐的绮丽,又融入了五代时期的疏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清晨时分,我乘着微风行走在峡江之上,
耳边传来人们交谈的声音和鸡鸣,它们还沉浸在未散的晨雾中。
白帝城边,秋日的阳光微微照耀,
而黄牛峡口,傍晚的云雾却显得格外沉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峡江上乘风而行的情景,通过“人语鸡声”和“宿雾”等细节,展现了乡村清晨的宁静与生机,后两句则通过“白帝城”和“黄牛峡”两个地名,进一步描绘了峡江地区的自然风光,秋日微”与“暮云重”的对比,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天气的变化。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峡江清晨的宁静与美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晓乘风”不仅写出了诗人出行的情景,也寓意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而“人语鸡声”和“宿雾”的描绘,则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后两句通过对白帝城和黄牛峡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地理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游历峡江地区期间,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的纷争,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对各地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了解,在游历峡江时,他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峡江清晨美景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在动荡年代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