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曾闻南渡初,里人最赏白社徐。全诗是什么?

梦梦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徐子

宋·刘克庄

忆昔曾闻南渡初,里人最赏白社徐。

清风拂袖无留滞,明月当空有照临。

笔下文章传四海,胸中志气凌青云。

如今回首空惆怅,不见当年白社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和词人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的一面,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回忆往昔南宋初年南渡之时,乡里人最为赞赏的是白社中的徐某,他清风拂袖,毫无羁绊,如同明月当空,普照四方,他的文章传遍四海,志气凌云,如今回首往事,只觉空留惆怅,再也见不到当年白社中的那位徐子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南宋初年南渡时期的一位名叫徐某的人物,表达了对这位人物才华和品德的赞赏,以及对其逝去的惋惜之情,诗中“白社”一词,可能指代某个文人雅集之地,也可能象征着高洁脱俗的文人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回忆开篇,通过“忆昔曾闻南渡初”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人最赏白社徐”一句,点出了主人公徐某在当地的声望和地位,后两句“清风拂袖无留滞,明月当空有照临”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徐某的品格和才华,最后两句“笔下文章传四海,胸中志气凌青云,如今回首空惆怅,不见当年白社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徐某的怀念和对其逝去的惋惜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的个人经历有关,南宋初年,由于战乱和政权更迭,许多文人墨客流离失所,南渡避难,刘克庄可能在这一时期结识了徐某,并对其才华和品德深感敬佩,随着时间的推移,徐某可能已经离世或远离了刘克庄的视线,这使得刘克庄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不禁感到惆怅和怀念,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