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修途度此晨,今年抱疾更漳滨。的释义

风云54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刘长卿

去岁修途度此晨,今年抱疾更漳滨。

风前独坐谁相问,月下闲吟只自珍。

已觉此生浮似梦,更知人世薄于尘。

空庭日暮鸟飞尽,惟有幽人往来频。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属河北)人,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等职,后因避乱流寓江南一带,刘长卿的诗作以五言律诗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丽婉约,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诗坛的重要人物之一,其作品多反映战乱时期的民生疾苦和个人遭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去年这个时候我正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而今年我却因病困守在漳水之滨,在风中独自坐着,有谁会来关心我呢?在月光下独自吟诵,只能自己珍惜这份孤独,已经感觉到此生如同浮梦一般,更加明白人间的世态炎凉,空旷的庭院在日暮时分鸟儿都已飞尽,只有我这个隐士在这里频繁地往来。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慨,首联“去岁修途度此晨,今年抱疾更漳滨”直接点出时间的变化和诗人身体状况的变化,颔联“风前独坐谁相问,月下闲吟只自珍”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颈联“已觉此生浮似梦,更知人世薄于尘”则是对人生和世态的深刻反思,尾联“空庭日暮鸟飞尽,惟有幽人往来频”以景结情,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病中思为题,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病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慨,诗中“风前独坐”、“月下闲吟”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形象,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此生浮似梦”、“人世薄于尘”等语句,表达了对人生和世态的失望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长卿在病中所作,当时他因避乱流寓江南一带,生活困顿,身体多病,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人生和世态的深刻感慨,诗中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不同境遇,以及描绘病中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深刻认识,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珍惜,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