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延英晓对
唐·和凝
华殿晓光凝,
朝罢凭阑兴。
吾君日旰坐延英,
寤寐得人成太平。
作者及朝代
作者:和凝(898年-955年),字成绩,五代时期文学家、法医学家,郓州须昌(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北汉时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周时,赐谥号“文贞”,和凝自幼聪颖好学,十七岁便举明经,后梁时中进士,他一生著作颇丰,有《疑狱集》两卷、《香林集》三十卷传世,另著有《宫词》百首等。
朝代:五代(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期)
作者简介
和凝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才华横溢,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还在法医学领域有着重要贡献,和凝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他的政治生涯也颇为显赫,曾历任多朝要职,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译文
清晨的宫殿里,晨光凝聚,明亮耀眼。
朝会结束后,我凭栏远眺,心中涌起无限感慨。
我们的君主为了国家大事,日日夜夜坐在延英殿上处理政务,
他梦寐以求的是找到贤能之人,共同成就太平盛世。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君主勤勉政务、求贤若渴的形象,首句“华殿晓光凝”描绘了清晨宫殿的壮丽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庄重的基调,次句“朝罢凭阑兴”则通过朝会结束后的凭栏远眺,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思考,后两句“吾君日旰坐延英,寤寐得人成太平”则直接点明了君主勤勉政务、日夜求贤的主题,展现了君主对太平盛世的渴望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君主勤勉政务、求贤若渴的形象,诗人通过描绘清晨宫殿的壮丽景象和朝会结束后的凭栏远眺,巧妙地引出了对君主勤政的赞美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后两句更是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君主勤政爱民、求贤若渴的高度赞扬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五代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和凝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国家需要贤能之人来治理,以实现太平盛世,他通过这首诗来赞美君主的勤政爱民和求贤若渴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和期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现实和诗人的政治理想,也展现了和凝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才华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