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办过江还败兴,要期重谒愧无辞。的释义

生辉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过江谒荆公不遇

宋·项安世

已办过江还败兴,要期重谒愧无辞。

春风回首空惆怅,落日孤舟兴尽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项安世(1129年—1208年),字平父(一作平甫),号直斋,南宋江陵(今属湖北)人,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除秘书正字,后迁校书郎,转著作郎,秘书省舍人,宁宗时,因反对韩侂胄议和北伐,被免职,后复起用,任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以宝谟阁直学士致仕,项安世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史学家,著作丰富,有《周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传世。

作者简介

项安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精于易学,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坚守文人士大夫的节操,以学问和文章著称于世,项安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已经准备好渡过长江去拜访您(荆公,即王安石),却未能如愿以偿,心中感到十分沮丧,想要再次拜访您,却又觉得没有合适的理由和借口,心中充满了愧疚,春风拂过,回首往事,只留下无尽的惆怅和失落,夕阳西下,我独自乘着孤舟,兴致已尽,心中满是无奈和感伤。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如愿拜访王安石的遗憾和愧疚之情,首句“已办过江还败兴”直接点出主题,即诗人已经准备好渡过长江去拜访王安石,但最终未能如愿,心中感到沮丧,次句“要期重谒愧无辞”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想要再次拜访王安石的愿望,但又觉得没有合适的理由和借口,心中充满了愧疚,后两句“春风回首空惆怅,落日孤舟兴尽时”则通过描绘春风、落日、孤舟等自然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感伤。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如愿拜访王安石的遗憾和愧疚之情,诗中运用了春风、落日、孤舟等自然景象,既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又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将内心的失落和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王安石的敬仰和崇拜有关,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改革思想和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项安世作为南宋的学者和文学家,对王安石自然怀有敬仰之情,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如愿拜访王安石,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愧疚,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形成了这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