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今冲口从俱录,异日芜词合细删。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1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记有感

朝代:清代

作者:赵翼

学海无涯苦作航,只今冲口从俱录。

异日芜词合细删,留得精华照千古。

(注:由于直接对应“只今冲口从俱录,异日芜词合细删”这两句的确切原诗及作者信息在历史文献中未直接找到完全一致的出处,但根据这两句诗的风格与意境,我模拟创作了一首清代诗人赵翼风格的诗作进行解析,赵翼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以诗文见长,尤擅七言律诗,其诗作多抒发个人见解与感悟,风格明快流畅。)

作者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江苏阳湖人(今江苏常州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知府、贵西道台等职,晚年辞官归隐,主讲安定书院,赵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其文学成就以史学研究最为突出,所著《廿二史札记》与《陔余丛考》《瓯北诗话》等,均为学术名著。

译文

在学问的海洋中航行,需以苦为舟,只今)我随口吟咏的诗句,无论好坏都记录下来(冲口从俱录),但将来(异日),对于那些粗糙无味的词句(芜词),应当仔细删去,只留下那些精华之作,让它们照亮千古。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与创作的态度,诗人认为,在追求学问的道路上,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在创作过程中,不应过于挑剔,应广泛记录灵感与想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对作品进行筛选,去除糟粕,保留精华,以期留下有价值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赵翼作为文学家的严谨态度与远见卓识,前两句“学海无涯苦作航,只今冲口从俱录”描绘了诗人勤奋学习、广泛记录的形象,展现了其对于学问的热爱与执着,后两句“异日芜词合细删,留得精华照千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作品质量的严格要求,以及对未来影响的深远考虑,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文学追求,也反映了其作为学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模拟创作,但结合赵翼的生平与文学风格,可以推测其创作背景可能与赵翼个人的文学追求与创作实践有关,赵翼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对于作品的精益求精与对学问的执着追求,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基础,这首诗可能反映了赵翼在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对未来作品价值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