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来流风颇寂寞,南池二公了不恶。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南池杂咏五首·韩滉画水石

唐·皎然

迩来流风颇寂寞,南池二公了不恶。

韩公卷素写潺湲,遂使江天入寥廓。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皎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是南朝谢灵运的十世孙,他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且擅长文章与书法,皎然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风格清丽闲淡,为时人所重,他的诗论著作《诗式》及《诗议》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亦有相当的地位。

译文

近来画坛的风气颇为寂寥,但南池边的两位画家(指韩滉等人)的作品却毫不逊色,韩滉铺开白绢,描绘出潺潺流动的溪水与岩石,使得画面中的江天景象显得无比开阔辽远。

释义

迩来:近来。

流风:指当时画坛的风气或潮流。

颇寂寞:相当寂寥,缺乏新意或佳作。

南池二公:指南池边的两位画家,具体指韩滉等人,此处以“二公”代指,表示尊敬。

了不恶:毫不逊色,相当不错。

韩公:指韩滉,唐代著名画家,以画牛和马著称,但此处提到的“写潺湲”可能指的是他其他类型的山水画作。

卷素:铺开白绢,准备作画。

潺湲:形容水流缓慢的样子。

遂使:因此使得。

寥廓:空旷辽远。

赏析

这首诗是皎然对韩滉等画家作品的赞美,首句“迩来流风颇寂寞”点出了当时画坛的寂寥现状,为后文对韩滉等人的肯定做了铺垫,次句“南池二公了不恶”直接表达了对韩滉等人画作的赞赏,认为他们的作品在当时的画坛中独树一帜,毫不逊色,后两句则具体描绘了韩滉画作的精彩之处,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潺潺流动的溪水和岩石生动地呈现在白绢之上,使得画面中的江天景象显得无比开阔辽远,令人叹为观止。

皎然的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韩滉等画家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画坛现状的深刻洞察和对优秀画作的敏锐感知。

创作背景

皎然生活在唐代中期,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但画坛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新意、作品雷同等现象,皎然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这些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当时画坛现状的不满和担忧,也表达了对优秀画家的赞赏和期待,韩滉等人的画作正是他眼中能够打破沉寂、引领潮流的佳作,因此他写下这首诗来加以赞美和推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