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五
唐·白居易
与君定交且十年,相从未有如君许。
花下鞍边同醉时,各年未老且相宜。
又况其间更三黜,此身多难长羁旅。
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骨肉疏。
欲向瀛洲寄书札,回鸾舞袖拂香尘。
苍梧云水连天涯,烟波迢递鱼雁赊。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花。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其诗作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景物等多个方面。
译文
与你结交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里,没有谁比得上你与我的交情深厚,在花前月下、鞍边马上,我们曾一同醉饮,那时我们都还未老去,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更何况在这十年间,我曾三次被贬谪,身世多舛,长期漂泊在外,如今我们已三年未见,音信全无,各自在异乡飘零,骨肉亲人也变得疏远,我想寄书给你,却无奈路途遥远,只能望着那瀛洲的方向,想象着你那回鸾舞袖、拂去香尘的优雅身姿,苍梧的云水与天涯相连,烟波浩渺,鱼雁难通,我们的相思之情只能寄托在梦中,而那梦中的景象,常常是荆门、郢地的繁花似锦。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元十八(协律,官职名)的深厚友情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诗中回顾了两人十年的交情,以及在这十年间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和经历的艰难困苦,诗人通过对比现在的离别和过去的相聚,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奈之情,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多舛、世事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诗中“与君定交且十年,相从未有如君许”一句,直接点明了两人交情的深厚和独特;而“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骨肉疏”则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层层递进,由回忆到现实,再到对未来的憧憬和无奈,情感丰富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送别友人元十八时所作,元十八是白居易的好友之一,两人交情深厚,在元十八即将离开之际,白居易写下这组诗以表达对他的不舍和祝福,这首诗作为其中的一首,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多舛、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