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家风
唐·李商隐
寒梅白露枝,愁怆花信迟。
况复惊眠雁,声声断别离。
闻道郎君亦轻禄,故知难进是家风。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寒梅在白露时节绽放着枝条,花信的风来得太迟,让人愁怆,更何况还有那被惊醒的离群之雁,声声哀鸣,诉说着别离的断肠之痛,听说你也轻视功名利禄,由此可知,难以升迁进取是你们家族的传统风气,自古以来,想要系住太阳却缺乏足够长的绳子,水流逝去,云彩飘散,心中的遗憾和悔恨难以言表。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梅、惊雁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对友人淡泊名利、坚守家风的高尚品质的赞美,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相结合,通过寒梅、惊雁等意象的描绘,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在表达上,诗人运用了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意蕴丰富,耐人寻味,诗歌的语言优美,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虚构的创作背景下,这首诗可能是李商隐在得知友人淡泊名利、坚守家风的事迹后,有感而发所作,诗人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和赞美,也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诗人通过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的一种普遍心态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