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五
唐·白居易
分趋幕府如工部,耻入帝城因子公。
只合蹉跎随钓艇,岂宜憔悴伴书丛。
江楼夜坐听风雨,山寺朝眠对雪松。
别有幽怀人不见,并随江水向东流。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我们分别后,你像工部(杜甫)一样奔赴幕府任职,而我却因不愿依附权贵(子公)而耻于进入帝城,我只适合在江湖上蹉跎岁月,随钓艇漂泊,哪里适合在书丛中憔悴度日呢?夜晚我在江楼上静坐,聆听风雨声,清晨则在山寺中沉睡,面对雪松,我内心深处的幽情别绪,别人无从知晓,只能随着江水向东流去。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自己不愿依附权贵、甘愿漂泊江湖的志向,诗中通过对比自己和友人的不同选择,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独立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杜甫(工部)为喻,赞美友人奔赴幕府任职的壮志豪情,同时以“耻入帝城因子公”表达了自己不愿依附权贵的清高品格,颈联和尾联则通过描绘自己在江湖上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送别友人元十八协律时所作,当时,元十八协律即将奔赴幕府任职,而白居易则因不愿依附权贵而未能进入帝城为官,在离别之际,白居易写下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坚守,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独特见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