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友人
唐·李白
陈侯于我四海人,气合能同旧州里。
海内如今传正声,谁人敢和雁门曲?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译文
陈侯啊,你虽然是来自四海之外的友人,但我们的志趣相投,仿佛是同乡旧友一般亲切,如今海内都在传颂着正直之声,又有谁敢和你这如同雁门曲一般高亢激昂的诗歌相和呢?
释义
“陈侯于我四海人,气合能同旧州里”意指陈侯虽然是来自远方的朋友,但两人因志趣相投,情感上如同来自同一州里的老友般亲近。“海内如今传正声,谁人敢和雁门曲?”则表达了李白对陈侯才华的赞赏,认为陈侯的诗歌如同正直之声,在海内广为流传,且其诗歌风格高亢激昂,无人敢轻易和之。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李白对友人陈侯的深厚情谊和高度赞扬,首句“陈侯于我四海人,气合能同旧州里”通过对比“四海人”与“旧州里”,突出了两人虽地域相隔甚远,但心灵相通,情感深厚的友谊,次句“海内如今传正声,谁人敢和雁门曲?”则进一步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陈侯诗歌的广泛影响力和独特风格,同时也隐含了李白对友人才华的自豪和钦佩,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又展现了其深厚的友情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从内容来看,很可能是李白在游历四方、结交天下英豪的过程中,为表达对某位才华出众、志趣相投的友人的赞赏和怀念而创作的,李白一生热爱自由,追求个性解放,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才的尊重,这首诗正是他这一思想情感的体现,通过赞美友人的才华和品德,表达了自己对真挚友谊的向往和珍视,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之间互相欣赏、互相尊重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