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潮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其二
砲云忽作空中起,坐觉相顾移表里,天吴出没带修蛇,来驾风雷驱骤雨。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潘阆(约公元964年—1009年),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宋初著名隐士、文人,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约生于显德元年(954),卒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籍贯不详,曾在洛阳卖药,后流寓杭州(今属浙江),宋太宗至道元年(995),以能诗受召,真宗时释褐,任滁州(今安徽滁州)参军,晚年退居杭州西湖,与钱易、王禹偁等人交游唱和。
作者简介
潘阆,北宋初期的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不仅在诗词创作上有所建树,还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诗词风格独特,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又不失细腻温婉之感,潘阆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这也使得他的诗词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译文
其二
炮火般的乌云骤然从空中升起,人们坐在这里相互对望,感觉内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中的神怪天吴带着长长的修蛇出没,它们驾着风雷,驱使着骤雨而来,海神从东边经过,带着恶风回转,巨浪拍打着天门石壁,仿佛要将它打开,浙江八月的潮水啊,竟然如此壮观,浪涛像连绵的山峰,像喷涌的雪花一样滚滚而来。
释义
“砲云忽作空中起”描绘了乌云密布、炮火般的景象,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壮观景象。“坐觉相顾移表里”则表达了人们面对这种景象时的震撼和内心世界的巨大变化。“天吴出没带修蛇,来驾风雷驱骤雨”进一步描绘了海中的神怪和风雨交加的场景,增强了诗歌的奇幻色彩。“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则通过海神的形象和天门石壁被浪打开的描绘,展现了自然力量的伟大和壮观。“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则是对浙江八月潮水的直接描绘,将其比作连绵的山峰和喷涌的雪花,形象地展现了潮水的壮观和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浙江八月潮水的壮观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奇幻的描绘,将自然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乌云比作炮火,将潮水比作连绵的山峰和喷涌的雪花等,使得诗歌充满了奇幻色彩和视觉冲击力,诗人也通过描绘海中的神怪和风雨交加的场景,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震撼力,整首诗语言流畅、节奏明快,充满了豪放不羁的气息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潘阆在观赏浙江八月潮水时所作,浙江八月潮水以其壮观和美丽而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赏和吟咏,潘阆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自然也被这壮观的景象所吸引,并创作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文人墨客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