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其大作斯民庇,我亦耕桑安故园。的解释

小编14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愬画像

唐·白居易

淮西既平愬有功,公其大作斯民庇。

我亦耕桑安故园,文场蹉跌欲何之?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尤其是他的讽喻诗,深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译文

淮西平定之后,李愬立下赫赫战功,

愿你能大展宏图,庇护天下苍生。

而我呢,只愿安心耕作于故园,

在文坛上失意的我,还能去向何方?

释义

淮西既平愬有功:指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愬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的事迹。

公其大作斯民庇:希望李愬能够继续建功立业,为百姓提供庇护。

我亦耕桑安故园:白居易自谦表示,自己只愿在田园中耕作,过安稳的生活。

文场蹉跌欲何之:在文坛上遭遇挫折,不知未来何去何从。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李愬画像所作,既表达了对李愬战功的赞美,也流露出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首句直接点明李愬的功绩,次句则是对李愬的期望和祝愿,后两句则转而写自己,以耕桑为安,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在文坛上失意的无奈和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有对英雄的敬仰,也有对自我命运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当时白居易已经步入仕途,但仕途并不顺利,而李愬则因平定淮西叛乱而声名大噪,成为朝廷重臣,白居易在欣赏李愬画像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既表达了对李愬的敬仰和祝愿,也反映了白居易自己仕途不顺的境遇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自我命运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