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东来为我言,诏书传已下修门。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闻诏因寄卢纶

唐·王建

有客东来为我言,诏书传已下修门。

朝廷欲广求贤哲,不遣遗才滞一隅。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游历四方,生活贫困,大历十年(775年)进士及第,曾任昭应县尉、太府寺丞等职,晚年退居咸阳原乡,过着闲居生活,王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诗多写民间疾苦,反映社会现实,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

译文

有客人从东边来,向我传达了消息,说朝廷的诏书已经传达到了皇宫的修门,朝廷现在想要广泛地寻求贤能之士和哲人,不会让有才能的人遗落在某个角落。

释义

有客东来为我言:有客人从东边(京城方向)来,向我传达了消息。

诏书传已下修门:朝廷的诏书已经传达到了皇宫的修门(指朝廷发布诏令的地方)。

朝廷欲广求贤哲:朝廷现在想要广泛地寻求贤能之士和哲人。

不遣遗才滞一隅:不会让有才能的人遗落在某个角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客人从京城传来的消息,表达了朝廷广求贤才的意愿,首句“有客东来为我言”点明了消息的来源,为全诗铺垫了背景,次句“诏书传已下修门”直接点出了朝廷发布诏令的事实,为下文的“广求贤哲”做了铺垫,后两句“朝廷欲广求贤哲,不遣遗才滞一隅”则直接表达了朝廷的意愿,展现了朝廷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求。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广求贤才的欣慰和期待,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以及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朝廷的求贤政策有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视人才、广开言路的时期,朝廷经常发布诏令,广求贤才,以充实官僚机构,推动社会发展,王建作为一位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国家大事的诗人,自然会对朝廷的求贤政策有所关注,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这首诗,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朝廷广求贤才的欣慰和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和关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